【衛教】打了疫苗可以捐血嗎?(文/康慧君 藥師)

作者:康慧君 藥師/投稿時間:2020年12月24日

今年適逢COVID-19疫情肆虐,又時值凜冬,捐血人次節節下滑,幾乎每週都會收到捐血中心的e-mail,路邊看板、社群網站上也常見呼籲大家捐血的文宣。

既然立志加入捐血人行列,除了身體狀況良好之外,還需要注意什麼事情呢?
近期最常被問到的問題,大概就是「打了流感疫苗能不能捐血?」這件事吧!

每次去捐血,只要護理師聽到有打疫苗,都會仔細再三地確認施打的疫苗種類,不太確定的還會立馬翻出厚厚一本資料夾查閱相關訊息,真是非常嚴謹!

究竟,打疫苗和捐血有什麼關係?
我打了疫苗之後都沒症狀,為什麼還是被勸退?
N合一疫苗裡到底裝了什麼疫苗,為何有些須暫緩捐血呢?
一樣是日本腦炎疫苗,為何有不同的捐血間隔限制?

 


受血人
首先,我們要先了解受血人的身體狀況。
受血人通常身體虛弱、免疫力低下,相對地,對病原體(例如:細菌、病毒)的抵抗力就比較弱,只要一點點病原體就可能引起感染。

疫苗特性
市面上林林總總的疫苗,大致可簡單區分為2類:

 1.活性減毒疫苗:弱化的活病原體。

這類疫苗是將弱化的活病原體打入體內,讓免疫系統辨識、產生相對的抗體。
就像是被輕微感染了,但健康人體通常不會有太明顯的反應。
優點:打一次就能提供較持久的保護力。
缺點:可能會有身體不適情形,孕婦、免疫力低下族群應先告知醫師。
常見疫苗:卡介苗、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疫苗、輪狀病毒疫苗、水痘疫苗、帶狀疱疹疫苗、黃熱病疫苗、口服小兒麻痺(沙賓)疫苗*、活性減毒日本腦炎疫苗**

 2.不活化疫苗:無病原體活性。

這類疫苗是使用沒有活性的病原體(死病原體)或取病原體的重點部位,來讓身體產生免疫反應。
優點:較不易有症狀。
缺點:效果不持久,需反覆接種來延續保護力。
常見疫苗:流感疫苗、A型肝炎疫苗、肺炎鏈球菌疫苗、白喉疫苗、破傷風疫苗、百日咳疫苗、b型嗜血桿菌疫苗、注射小兒麻痺(沙克)疫苗*、不活化日本腦炎疫苗**

有了上面兩大項基本認識後,我們便有了基本的判斷力:

1.健康的人打了活性減毒疫苗可能沒有症狀或症狀輕微,此時若捐血給免疫力較低的受血人,血中微量的病毒可能會使受血人感染,因此須暫緩4週捐血。

2.健康的人打了不活化疫苗,通常觀察24小時後沒有症狀或不良反應,便可安心捐血。

 


另外,有個比較特別的疫苗,本身為不活化疫苗,卻須暫緩捐血,有捐血經驗的你知道是哪支疫苗嗎?

答案是:B型肝炎疫苗

B型肝炎疫苗主成分是B型肝炎表面抗原(HBsAg),在抽血檢驗是否感染B型肝炎時,HBsAg也是一個重要指標。
捐血後的血液若被驗出HBsAg,會被懷疑體內是否有B型肝炎病毒,為了維護受血人的安全,這袋血就不能作為醫療使用。
因此,若注射了B型肝炎疫苗,2週內很可能會出現HBsAg偽陽性的情形,須暫緩2週捐血,才能確保自己的熱血被安心使用!

還有還有~
任何包含B型肝炎疫苗的疫苗,例如:A/B型肝炎混合疫苗、六合一疫苗,都須暫緩2週捐血喔!


以下針對院內疫苗做個整理,希望幫助大家更快認識它們!

圖片
院內疫苗 可捐血嗎

三合一疫苗(DTaP)

成分:白喉、破傷風、百日咳

 


四合一疫苗(DTaP-IPV)

成分:白喉、破傷風、百日咳、小兒麻痺*


五合一疫苗(DTaP-IPV-Hib)

成分:白喉、破傷風、百日咳、小兒麻痺、b型嗜血桿菌


流行性感冒疫苗(Flu)

A型肝炎疫苗(HepA)

人類乳突病毒疫苗(HPV)

種類:2價(圖)、4價、9價


肺炎鏈球菌疫苗(PCV、PPV)

種類:13價(圖)、23價


B型肝炎疫苗(HepB) 暫緩2週

六合一疫苗(DTaP-IPV-Hib-HepB)

成分:白喉、破傷風、百日咳、小兒麻痺、b型嗜血桿菌、B型肝炎


卡介苗(BCG) 暫緩4週

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疫苗(MMR)

成分:麻疹、腮腺炎、德國麻疹


輪狀病毒疫苗(Rotavirus)

水痘疫苗帶狀疱疹疫苗(Varicella)

日本腦炎疫苗(JEV)** 不活化
活性減毒 暫緩4週

狂犬病疫苗(Rabies)*** 咬傷前
咬傷後 暫緩1年

B型肝炎免疫球蛋白(HBIG) 暫緩1年

*小兒麻痺疫苗:注射劑型(IPV/沙克)可捐血;口服劑型(OPV/沙賓)須暫緩4週。

**日本腦炎疫苗:不活化疫苗可捐血;活性減毒疫苗須暫緩4週。

***狂犬病疫苗:咬傷前預防可捐血;咬傷後治療或施打狂犬病免疫球蛋白須暫緩1年。

 

天氣這麼冷,還是希望大家能挽袖捐熱血,一起幫助需要的人喔!